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2年第1期文章
  • 麻黄碱的膜法萃取

    目的:从麻黄水提液中萃取分离麻黄碱.方法:采用膜分离方法.结果:小于8h麻黄水提液的膜分离液为一无色溶液,经纸层析实验表明该溶液几乎为纯净的麻黄碱溶液,8h以后的分离液是一个三组分溶液.本膜不存在污染问题.结论:膜萃取法可分离出较为纯净的麻黄碱.......

    作者:鲁传华;贾勇;张菊生;李全 刊期: 2002- 01

  • 败酱草中肌醇含量测定

    败酱草用于治疗流感效果良好,并有护肝作用[1].败酱草中含有肌醇[2],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炎、脂肪肝以及胆固醇过高等症[3].本实验根据醇与醋酐反应生成酯,进而与羟胺作用生成的羟肟酸与三氯化铁生成紫红色配合物的原理[4],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败酱草中肌醇的含量,探讨了佳分析条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丽;李叶云;周会 刊期: 2002- 01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沙棘油中维生素E的含量.方法:C18-ODS柱为色谱柱、甲醇-水(98∶2)为流动相,流速为1.5ml/min,检测波长:280nm.结果:线性范围0.9~6.0μg(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48%(n=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吴虹;吴健 刊期: 2002- 01

  • 《金匮要略方论.杂疗方》急救法探析

    《金匮要略方论》是医圣张促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本书的问世可以说是中医急症治疗的一大进步,也代表了当时的急救水平.......

    作者:沈宇清 刊期: 2002- 01

  • 中药性味理论探析

    性味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随着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拓宽了研究思路,笔者就这一理论的研究作一探析.......

    作者:王纪常 刊期: 2002- 01

  • 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复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观察电针对其血、脑组织胃动素(motilin,MOT)水平的影响.方法:给大鼠连续注射递增量吗啡8d,造成其对吗啡依赖.停药后给予强度为2mA,频率2~100Hz混频刺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脑组织中MOT水平.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吗啡戒断大鼠血浆MOT含量有下降趋势,而脑组织中MOT含量有上升趋势,电针后均有向正常恢复趋势.结论:电针对吗啡戒断大鼠血、脑组织MOT具有......

    作者:朱庆丰;许冠荪;宋小鸽 刊期: 2002- 01

  • 穴位注射不同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不同药物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组(模型组)、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组、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组、穴位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组、穴位注射蜂毒注射液组,取右后肢足三里、昆仑、双侧肾俞穴,以痛阈、肿胀度、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多巴胺(DA)为观测指标.结果:4种药物穴位注射均有......

    作者:汪帼斌;易玮;佘世锋 刊期: 2002- 01

  •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雌激素效应器官的作用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外周经典效应器官——阴道、子宫形态功能活动的影响.方法:用巴氏染色观察阴道脱落细胞,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观察子宫组织结构.结果:调神益肾针法能使原停留在间情期的更年期大鼠重新出现典型的动情期阴道细胞涂片;子宫内膜萎缩性变化有所减轻,腺体增多,腺上皮细胞功能活跃.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可改善雌激素效应器官异常的形态功能活动.......

    作者:沈晓明;李梦;朴泰虎;杜元灏 刊期: 2002- 01

  • 川芎嗪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川芎嗪(Ligustrazine,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而兼有理气功用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鉴于它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疾病、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及眼耳鼻咽喉科等有关疾病均有良好的效果,人们对它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吸收、分泌、代谢、排泄等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笔者就体内监测TMP的化学分析方法入手,对10年来TMP药物代谢动力学......

    作者:徐睿;李源;黄熙 刊期: 2002- 01

  • 哮喘发病机制与受体、免疫细胞的关系

    虽然哮喘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哮喘的发生是由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包括:①受体与哮喘气道平滑肌(ASM);②T淋巴细胞激活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cytokines)与哮喘;③介质(mediators)与哮喘.上述机制中,受体及免疫细胞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两者在哮喘发病中关系密切,相互作用.随着免疫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运用,支气管炎症时的分子和细胞改变以及后续的病理生理......

    作者:李鹤;沈惠风;胡雅儿;闵亮 刊期: 200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