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宁心滴丸的含量

    目的: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宁心滴丸中的环维黄杨星D.方法:于410nm波长处检测显色后的氯仿提取液.结果:环维黄杨星D在0.9896~7.4420μg/ml范围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A=0.04813+0.06432C,相关系数r=0.9997,回收率为100.0%,RSD=1.7%.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无干扰,可用于宁心滴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素梅;饶新;汪时春;朱礼霞;桂友青 刊期: 2002- 04

  • 中西方古代养生比较

    通过对古代中西方养生理论和实际方法比较,阐述了中西方虽因地域、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特点的不同,但对养生的理解和延年益寿的手段却有异曲同工之处,揭示了养生的历史性和延续性.......

    作者:黄世钧;张庆武 刊期: 2002- 04

  •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结果: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表达明显降低;经针刺干预后,调神益肾组该基因的表达明显上调,补肾健脾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增强下丘脑阿片促黑素皮质素原mRNA的表达可能是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机制之一.......

    作者:沈晓明;李艳芸;石学敏 刊期: 2002- 04

  • 针刺配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4例

    假性麻痹是多灶性脑出血病变,损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因其可造成病人进食、饮水困难,常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无显效药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长林 刊期: 2002- 04

  • 中药拮抗肿瘤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近况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临床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易产生交叉耐药性,这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肿瘤耐药是当今肿瘤化疗的一大难题.近20年来,寻求抗肿瘤耐药性药物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自Tsurno等报道异博定可逆转肿瘤耐药性以来,相继发现了环孢霉素、三氟拉嗪等数种逆转药物,但它们因具有心血管毒性、肾毒性等严重毒性和不良反应,而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1].......

    作者:林明雄;王发渭;窦永起 刊期: 2002- 04

  • 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综述

    多糖(Polysaccharide)是由单糖之间脱水形成糖苷键,并以糖苷键线性或分枝连接而成的链状聚合物.一般将少于20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寡糖,多于20个糖基的糖链则称为多糖.以往在分离中药活性物质时,一般将多糖成分作为无活性物质除去.20世纪50年代,由于多糖显著免疫活性的发现,使得多糖成为中药药理学特别是免疫药理学研究的热点,相关的研究论文陆续见诸报道.......

    作者:何朝勇;王立为 刊期: 2002- 04

  • 六经辨证诊治痰证5例

    治痰证不困于病而困于方、困于药.笔者以六经辨证为指导,运用方证辨证、药证辨证的方法,治疗痰证颇见功效.兹举数例病案及临床体会,以供参考.......

    作者:娄绍昆 刊期: 2002- 04

  • 中西医结合治疗残胃排空延迟症11例

    胃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是胃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并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院自1991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施行胃手术786例,术后引起残胃排空延迟症6例,连同外院转入5例,共11例,现就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沈瑜 刊期: 2002- 04

  • 孔秀媞教授擅用效方举隅

    孔秀(女是)教授为安徽省名老中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40年,勤求古训,觅经典之奥旨,撷各家之精华,临床辨证精准,尤善运用经方、效方加减治疗诸多疑难杂证.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诲殊深,但时间不长,难览全貌,兹略举孔师辨治个案于后,以窥一斑.......

    作者:李平 刊期: 2002- 04

  • 肛管直肠内引流治疗肛周脓肿110例

    1临床资料患者共2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男88例,女22例;年龄20~60岁,平均(38.4±9.6)岁;病程2~20d,平均(8.8±3.5)d;其中低位(肛提肌以下)脓肿79例;高位(肛提肌以上)脓肿31例.对照组110例,男84例,女26例;年龄15~58岁,平均(38.5±9.8)岁;病程2~23d,平均(9.8±4.1)d;其中低位(肛提肌以下)脓肿8......

    作者:王建民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