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珍灵口服液的主要药效与毒性研究
目的:对珍灵口服液进行主要药效及毒性研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IgG含量,采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小鼠体内诱导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率;用TBA反应比色法测定小鼠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用NBT法(四氮唑蓝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进行了急性和长期毒性试验.结果:小鼠血清IgG含量、淋巴细胞数、红细胞内SOD含量明显升高(P......
作者:罗凯鸿;何钧珑 刊期: 2002- 06
-
谷维素片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
谷维素片是广泛用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及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神经失调等症状的药物.其质量标准收载于(1989年版).笔者在对市售多厂家生产的多批谷维素片的抽样检验中,发现按部颁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含量时,其溶解不是很完全,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样品的真实含量.为此,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利用潜溶原理[1],对其溶解方法进行改进,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并做对比实验,结果满意.......
作者:范小平 刊期: 2002- 06
-
RP-HPLC法测定晕复静片中士的宁的含量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晕复静片中士的宁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5μm,150mm×4.6mm),以水-甲醇-乙酸-三乙胺(200∶100∶2.0∶0.3)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本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0.1728~0.8640μg(r=0.9994),士的宁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
作者:季雪峰;许斌;高波;张铮 刊期: 2002- 06
-
复方丹参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筛选佳的以丹参为君药的复方中药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水溶性酚酸为工艺筛选指标性成分,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筛选佳提取工艺及其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将药材粉碎过20目筛,加8倍量水浸泡1.5h,煎煮2次,第1次1.5h,第2次加6倍量水,煎1.0h.结论:该提取工艺酚酸转移率高(88.3%),并经中试验证,合理可行.......
作者:富志军;林以宁;叶华 刊期: 2002- 06
-
加热浓缩对5种中药煎液有效成分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加热浓缩方式、时间对中药煎液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5种中药煎液(白芍、枳实、葛根、栀子、延胡索)加热浓缩时有效成分的含量.对直火加热和模仿硬气加热及加热煮沸2,4,8,16h浓缩液中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加热时间是有效成分变化的主要因素,其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且影响的程度因有效成分的结构不同而各异,但两种加热方式的影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制定......
作者:陶春蕾 刊期: 2002- 06
-
复方天麻首乌酒中天麻素的鉴别
复方天麻首乌酒是用于治疗由肝肾不足、肝阳上亢、气血亏虚引起的头痛、失眠等症的中药制剂.它以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方为基础,选用天麻、制何首乌等中药研制而成,具有滋养肝肾、补益精血、养心安神的作用.天麻素为复方天麻首乌酒中君药天麻所含的主要有效成分,笔者对其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怀斌;侯建平;邵可众;符玉婷 刊期: 2002- 06
-
《新安医籍考》考订
王乐陶先生所著(安徽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收录新安医籍850余种,洋洋大观,实为研究新安医学之利器.笔者读书之暇,补遗订正如下.......
作者:杜勇 刊期: 2002- 06
-
电针内关和心俞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和心俞穴对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协同保护作用.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关组(电针内关穴)、心俞组(电针心俞穴)、关俞组(电针内关和心俞穴).通过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复制急性缺血性心电图模型,观察电针治疗后心电图T波、ST段变化.结果:关俞组T波、ST段改善明显(P......
作者:李梦;胡玲;高忻洙;王茎;沈德凯;吴成长;夏晓红 刊期: 2002- 06
-
电针督脉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揭示电针治疗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原位标记法,研究电针督脉的大椎、百会经穴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致局灶性脑缺血10h后,选择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状况,并观察电针对其影响.结果:电针组大脑皮质梗死区内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骆仲达 刊期: 2002- 06
-
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cytokines,CK)参与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整个病理过程中,根据其细胞来源的不同,可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细胞因子分为两大组,一组为主要由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包括IL-2、IL-4、IL-10、IFNγ、TNFβ等;另一组为主要由单核或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如IL-1、IL-6、TNFα、IL-8、GM-CSF、TGFβ等.它们通过自分泌......
作者:刘健 刊期: 2002- 06
动态资讯
- 1 益气和中法针药并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0例
- 2 韩祗和论治阴黄组方配伍规律探微
- 3 浅议“阿是穴”
- 4 升降散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31例
- 5 内异止痛方直肠用药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血清癌抗原12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6 基于现代中医医案的失眠辨证规律分析
- 7 针灸治疗癫痫的实验研究进展
- 8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9 骨关节炎Ⅰ号预防氢化可的松所致兔软骨细胞损伤作用
- 10 针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87例
-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体质指数、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 12 刘燕池教授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 13 不同剂量腺嘌呤诱导肾阳虚不育大鼠模型实验研究
- 14 试从《黄帝内经》五脏概念论睡眠障碍
- 15 头痛新1号治疗小儿偏头痛98例
- 16 大孔树脂纯化马兰总三萜工艺研究
- 17 安宫止血颗粒质量标准的研究
- 18 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大鼠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
- 19 周琦辨治唇风经验
-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