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正脂丸对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正脂丸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影响,以阐明正脂丸保护内皮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正脂丸含药血清,并以该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细胞培养液中NO、ET的含量.结果:正脂丸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生成NO,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作者:张慧渊;余胜珠;张愍 刊期: 2003- 01

  • 灯盏花素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滴丸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再灌注后缺血侧脑梗死范围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灯盏花素滴丸3种剂量(40,20,10mg/kg)能显著减少线栓法所致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章小兵;彭代银;朱满芳;周亚球;刘青云 刊期: 2003- 01

  • 安徽亳州引种甘草质量的初步评价

    目的:初步评价安徽亳州引种甘草的质量.方法:薄层色谱鉴别;RP-HPLC测定甘草酸含量.结果:亳州引种甘草中甘草酸含量低于原产地内蒙古甘草,但基本符合(2000年版)的质量要求.......

    作者:谢晓梅;周建理;刘永好;葛传红 刊期: 2003- 0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胃舒橙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胃舒胶囊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CLC-ODS柱,以甲醇-8.0ml/L冰醋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nm.结果:橙皮苷在所试浓度0.0387~0.2710μg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n=5),RSD为1.4%.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中主要成分橙皮......

    作者:薛玉梅;张先芬 刊期: 2003- 01

  • 温病病因三辨

    对温病新感和伏气概念源流及其有关邪伏部位和时间等进行剖析,认为新感、伏气学说虽在温病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因理论阐述难以自洽,临床实际无法验证,不宜作为归纳发病类型的可靠依据.......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03- 01

  • 电针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自由基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观察大鼠缺血2h再灌注后24h脑组织MDA、GSH的含量.结果:电针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MDA的含量(P......

    作者:郭佳;王磊;张莉;袁红 刊期: 2003- 01

  • 髌骨软化症非手术治疗进展

    髌骨软化症实际上是髌骨软骨软化症(chondromalaciaofpatella,简称CP),也有称为髌骨软骨病或髌股痛,是髌股关节软骨的一种退行性病变。其特点是髌骨关节面的软骨水肿,软化,进而破裂;软骨下骨质裸露,增生,硬化而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中医认为系风、寒、湿、瘀等邪侵袭关节,阻遏局部,气血营卫失调所致。对CP的普查结果发现,其患病率高达36.2%,且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1]。......

    作者:王正 刊期: 2003- 01

  • 针刺对胃泌素及胃动素影响的研究概况

    胃肠激素的概念是在20世纪初,由英国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首先提出来的.至今陆续发现的胃肠激素已达50多种.胃肠激素有调控消化道的分泌、运动、吸收、血流和细胞营养等作用.针刺对消化道的运动、分泌及消化吸收功能具有调整作用.临床实践亦证明,针刺对治疗消化系疾病有良好疗效.近年来,许多专家从针刺对胃肠激素紊乱的调整入手,研究其在血液、组织中的含量,以探讨针刺对消化道影响的作用机制.笔......

    作者:刘玉群 刊期: 2003- 01

  • 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在各种病因引起肝脏损伤修复过程中,肝星形细胞(HSC)被一些可溶性递质和局部细胞外基质(ECM)的改变所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在肝内沉积,逐步形成肝纤维化.此时如能去除病因,增多的胶原纤维可被逐渐吸收,使肝脏结构恢复正常.如病变继续发展,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则成为肝硬化.近年来中医药抗纤维化的......

    作者:郑书国 刊期: 2003- 01

  • 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及其演化规律

    中医药在原发性肝癌防治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尚无统一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影响了临床疗效和学术上的相互交流,究其主要原因,是众医家在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及其演化规律的认识上意见不能达成共识,使辨证分型难以统一,因而对病因病机及其演化规律的正确认识,关系到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关系到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正确的临床防治.因此,正确认识病因病机及其演化规律对于原发性......

    作者:侯凤刚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