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09年第2期文章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皮酚缓释微球中药物含量

    目的:建立自制丹皮酚微球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40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52∶48),检测波长274nm,流速1.00ml/min,柱温30℃.结果:丹皮酚在0.3124~7.8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加样回收率为97.11%,RSD=1.56%(n=3).结论:所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自制丹皮酚......

    作者:赵红;胡容峰 刊期: 2009- 02

  • 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6例处于疾病相对静止期的A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及西乐葆胶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病情整体评分(BathASglobalscore,BAS-G)、巴氏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thAS......

    作者:谢贵四;汪青春;李长海 刊期: 2009- 02

  • 针刺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2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单纯康复训练组.结果: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3,7,4例,总有效率为75.0%;康复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5,6,4,1例,总有效率为9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吞......

    作者:滕安琪;何智武;白海涛;高崇 刊期: 2009- 02

  • 磁贴穴位敷贴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研究曼吉磁贴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及辅助性T淋巴细胞1(Thelpercell1,Th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cell2,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用丙酸倍氯米松及沙丁胺醇治疗,疗程30d;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曼吉磁贴穴位敷贴治疗,疗程30d.于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后咳嗽症状、昼夜发作次数的变化,......

    作者:李俊;胡家才 刊期: 2009- 02

  • 东亚钳蝎生药学及药理学研究概况

    蝎子是古老的陆生节肢动物之一,喜欢温热环境,广泛分布于全球除寒带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就我国而言,自南方海南省至北方边陲黑龙江省均有分布,全世界约有600多种,我国有10余种之多,其中东亚钳蝎为药用全蝎的原动物,在我国分布广、数量多,遍布于我国10余省,其中山东、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辽宁、安徽等省分布较多[1].......

    作者:张传标;方成武;刘守金;纪开明 刊期: 2009- 02

  • 《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以及临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中药产品的生产、检验、流通、使用、新药研发、上市评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各类晋升及资格考试,如执业药师、主管中药师等的必考科目.......

    作者:桂双英;钱金粉;周亚球;胡容峰;储晓琴;王成永;章登飞;谢冬梅;金传山;彭代银 刊期: 2009- 02

  • 徐春甫治疗眩晕效方探析

    新安医家徐春甫治疗眩晕的简便效方含大黄、荆芥穗和防风各等分,以大黄为君药,以利为度的通下法治疗眩晕,上病下治,塞者通之,是眩晕的创新性治疗法则.......

    作者:周宿迪;郑日新;朱玲 刊期: 2009- 02

  • 《东医宝鉴》方剂引文与《千金方》原文比较分析

    许浚编纂,光海君二年(公元1610年)撰成,3年后光海君三年(1613年)正式刊行.其内容包括内景篇4卷、外形篇4卷、杂病篇11卷、汤液篇3卷、针灸篇1卷,共23卷.出处名者是指唐代孙思邈和(简称).通过比较引文与原文,发现引文与原文之间差异可分为已佚、基本相同、剪裁编辑3种类型,总体上比较尊重原著.......

    作者:姜赫俊 刊期: 2009- 02

  • 《景岳全书》胃脘痛用药规律研究

    以中所载治胃脘痛的131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张景岳认为胃脘痛与肝、脾、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以温补为主,辅以理气和胃之法,药味多为辛甘入肝胆、脾胃经的药物,阴阳并调,补泻兼施.......

    作者:苑立博;方向明;窦晶晶;凡巧云;许晓洲;杨默;燕炼钢;单红梅 刊期: 200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