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0年第1期文章
  • 吴茱萸碱对大鼠肝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及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吴茱萸碱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终浓度为0.1,0.2,0.3μmol/L的吴茱萸碱作用于CBRH7919细胞,同时设不加吴茱萸碱的空白对照组.采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gapjunctionalintercellularcommunication,GJIC)功能;异硫氰酸荧光素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连接蛋白(connexin,Cx)26、Cx32表达的变化.结果与......

    作者:刘向国;方正清;刘自兵;吕磊;周导 刊期: 2010- 01

  • 奇正伤湿止痛膏对大鼠皮肤角质层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奇正伤湿止痛膏用药期间和停止用药后对大鼠皮肤角质层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用10周龄Wistar大鼠,在其背部两侧皮肤涂抹含伤湿止痛膏药物的浸膏和不含药的对照膏剂,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该药剂引起的皮肤角质层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膏剂比较,涂药4~12h后表皮角质层开始变薄,细胞间距增大,细胞结构变得比较疏松,外层细胞有脱落.1d后,角质层疏松减轻,细胞间距缩小.停药后第1天,表皮角质层细胞......

    作者:谢平;谷素敏;杜亚豪;吴志宏;李汇华 刊期: 2010- 01

  • 益气活血方对脑缺血大鼠脑组织Glu、GABA及NR1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脑组织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ateacid,GABA)含量及神经受体1(neuroreceptor1,NR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汤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treptavidin......

    作者:王业梅;王键;胡建鹏 刊期: 2010- 01

  • 山核桃外蒲壳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及总黄酮含量测定

    目的初步确定山核桃外蒲壳主要化学成分并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方法将山核桃外蒲壳分别用热水、950ml/L乙醇、石油醚提取后,经试管预试法、薄层层析色谱法和纸层析色谱法初步确定山核桃外蒲壳主要化学成分;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显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核桃外蒲壳总黄酮含量.结果浓度在4.99~99.80μg/ml时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117c-0.022,r=0.9995;回收......

    作者:陈仕云;吴德玲;金传山;彭代银;詹权胜 刊期: 2010- 01

  • 右旋布洛芬缓释片的含量测定及体外释放特性研究

    目的建立右旋布洛芬缓释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价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缓释片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右旋布洛芬在4~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44%,RSD=0.94%.释放行为显示右旋布洛芬缓释片呈零级释放,药物释放被延长到12h.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右旋布洛芬缓释片的......

    作者:尹辉;胡容峰;高宇;徐亚静 刊期: 2010- 01

  • 黄枳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黄枳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hinlayerchromatography,TLC)对方中大黄、火麻仁、枳实和白芍进行定性研究;并采用TLC法测定大黄素含量.结果大黄素在0.040~0.20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7,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0.47%.结论TLC法简便、专属性强,可准确测定黄枳胶囊中大黄素含量.......

    作者:冯艺戎;孟楣 刊期: 2010- 01

  • 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中降解性及其对苦参碱释药行为的影响

    目的对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中的降解性,以及其作为缓控释材料对苦参碱的缓释行为进行研究.方法以醇溶蛋白空白片在胃肠液中的质量减少率、降解率考察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降解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苦参碱缓释片在人工肠液中体外释放度.结果醇溶蛋白在人工胃肠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质量减少率和降解率也随之增大,且质量减少率滞后于降解率.苦参碱缓释片在人工肠液体外24h累计释放度为93.15%,体外释药模型拟合符合Hi......

    作者:朱礼根;鲁传华;林腾;张群卫 刊期: 2010- 01

  • 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类成分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研究木瓜的薄层色谱鉴别特征,探索建立木瓜薄层色谱鉴别的的专属性方法.方法采用硅胶G板和聚酰胺薄膜分离鉴别木瓜中有机酸和鞣质成分.结果两种薄层色谱方法均能检出木瓜的有机酸以及鞣质类组分群,其中有机酸类成分的鉴别更具有应用意义.结论薄层色谱法简便、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木瓜的薄层鉴别.......

    作者:江茶龙;谢晓梅;张玲;吕美红;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10- 01

  •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分散片中萜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银杏叶分散片中萜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以ODS柱(150mm×4.6mm)为色谱柱,以正丙醇-四氢呋喃-水(1∶15∶84)为流动相.结果白果内酯在7.848~39.240μg、银杏内酯A在3.8~19.0μg、银杏内酯B在7.08~35.40μg、银杏内酯C在3.768~18.840μg范围内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线性关系较好,平均回收率依次分别为98.39%......

    作者:谷薇薇;张国升;刘德娟;刘丛彬;张福田 刊期: 2010- 01

  • 心肾不交证的理论渊源

    通过文献梳理,探寻肾阴虚心火旺证作为心肾不交证的理论渊源.受道家内丹术心肾交合之论的影响,中医理论一度赋予心肾人体之阴阳的秉性,认为二者的交互作用,主导着人体健康的生命活动;其后,火热论把心肾失济定义为阴虚火旺证--心肾不交证之前身;相火论引起后世医家在肾命学说基础上对心火与相火的区分,从而将心肾不交证进一步具体化为肾阴虚心火旺证.......

    作者:徐静;张燕;华愫 刊期: 2010-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