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2年第3期文章
  • 活血利水方对大鼠缺血性脑水肿后血清能量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方对缺血性脑水肿大鼠血清能量代谢相关酶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S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kinaseMB,CK-MB)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利水方低、高剂量组,甘露醇+川芎嗪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分别于1、3、7d3个时段将大鼠麻醉后心脏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

    作者:何玲;王键;胡建鹏;郜峦 刊期: 2012- 03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安徽罗汉尖老茶中咖啡因含量

    目的建立罗汉尖茶树老叶和粗老茶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72~274nm处测定咖啡因的吸收度.结果以浓度(c)对吸光度(A)的回归方程为A=0.048c+0.028,r=0.998,线性范围为10~3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7.7%.结论这种紫外分光光度法简便,灵敏度高,可用于茶树老叶和粗老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言言;张铁铭 刊期: 2012- 03

  • 藤黄中新藤黄酸提取分离工艺改进

    目的改进从中药藤黄中提取、分离新藤黄酸的工艺.方法按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以乙醇为提取溶剂,并采用AB-8大孔树脂富集,硅胶柱湿法上样,流动相(石油醚∶乙醇=20∶1)洗脱,分离得到纯化的金黄色化合物.运用熔点测定、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通过与文献数据比较来确证化合物结构.结果金黄色化合物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核磁共振谱(nuclearmagneticreso......

    作者:刘修树;周娟;王效山 刊期: 2012- 03

  • 葛根素纳米粉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葛根素纳米冻干粉,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对冻干保护剂、冻干时间、预冻温度等的单因素考察,选择葛根素纳米冻干粉的佳制备工艺,并对冻干粉的理化性质、纳米形态和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葛根素纳米粉体的佳成型工艺为:以甘露醇为冻干保护剂,置-80℃冰箱中预冻12h,然后在-40℃、5Pa下真空冷冻干燥36h升华水分.制备的纳米粉体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平均粒径为108nm,表面电位为-24.3mV,......

    作者:完茂林;刘子荣;鲁传华 刊期: 2012- 03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核桃外蒲壳中4,8-二羟基-1-四氢萘酮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山核桃外蒲壳中4,8-二羟基-1-四氢萘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柱为Shim-packC18(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333nm,柱温为25℃.结果4,8-二羟基-1-四氢萘酮在1.13~20.34μg......

    作者:欧金梅;陈仕云;吴德玲 刊期: 2012- 03

  • 张仲景治疗痹证思想初探

    张仲景治疗痹证为较有特色的内容,对痹证的病因病机、证型分类及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其治疗特色主要为善用汗法、温法,善用麻黄、附子,重视顾护脾胃.......

    作者:张晓军 刊期: 2012- 03

  • 李东垣饮食损伤分治研究

    中医饮食损伤分治理论,始于.金元医家李东垣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及自己临证经验,明确提出饮食损伤当分而治之,即分为饮伤、食伤两类病证,认为治饮伤当以发汗、利小便为主,上下分消其湿,创葛花解酲汤、除湿散等;治食伤当以消积导滞、泻下通腑为主,创制枳术丸类方药.其弟子罗天益提出食伤脾胃论、饮伤脾胃论、饮伤脾胃方,进一步发展了李东垣的学术思想.......

    作者:王东坡;张惠敏;林燕;李卫红;李兴广 刊期: 2012- 03

  • 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及纯化中药研究进展

    大孔吸附树脂是近4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人工聚合物吸附剂,依靠树脂骨架和被吸附分子间的范德华力,能够从水溶液中分离提取有机物.基于树脂的吸附性和分子筛性不同,有机物在树脂上的附着能力也不一样,用不同浓度的溶媒洗脱,即可达到将中药材中不同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进行分离的目的.......

    作者:董漪;吴虹 刊期: 2012- 03

  • 电针结合口服雷公藤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电针经穴与口服雷公藤片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晨僵时间改善作用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电针经穴结合口服雷公藤片的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给予口服雷公藤片方法,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试验组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晨僵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作者:陈昊;王艳;顾一煌;李广林;魏婕 刊期: 2012- 03

  • 针刺调节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临床观察

    目的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flow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作者:张晨茜;储浩然;张闻东;周婷;李飞 刊期: 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