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测定新藤黄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微球包封率
目的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建立分离测定新藤黄酸(gambogenicacid,GNA)-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微球包封率的方法.方法采用自制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分离PLGA纳米微球与游离药物,用浊度法判断葡聚糖凝胶微型柱对PLGA纳米微球的吸附程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PLGA纳米微球中GNA含量,并计算包封率.结果自制葡聚糖微型柱......
作者:李静;姚亮;陈伟;宋佳伟;陈卫东 刊期: 2013- 06
-
不同产地梅花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梅花中绿原酸含量,为梅花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himpackVP-ODS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0.4%磷酸水(13:87)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27nm,柱温为30℃.结果绿原酸在0.0407~0.8140μg(r=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8.60%,RSD......
作者:张伟;郭晶晶;郑太华;王景;王权;金传山;吴德玲 刊期: 2013- 06
-
马兰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马兰中多糖含量,为马兰的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nm波长下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采收时间的马兰多糖含量差异显著.结论苯酚-硫酸比色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马兰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国凯;刘劲松;朱莉莉;王刚 刊期: 2013- 06
-
梯度洗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粉萆薢与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含量
目的建立粉萆薢和绵萆薢中薯蓣皂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GeminiC18(250mm×4.6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薯蓣皂苷与其他成分分离良好,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7.8~156.0μg/ml(r=0.999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9%、97.82......
作者:刘丛彬;王举涛;刘劲松;陈光亮 刊期: 2013- 06
-
亳州产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内在质量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亳州地区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为药用菊花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总挥发油含量为检测指标,对同一栽培环境下的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化学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4种药用菊花栽培品种的绿原酸、木犀草苷、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以杭白菊高,亳菊低;总挥发油含量以杭白菊高,小白菊低,亳菊挥发油颜色为蓝色.结论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
作者:于娇;俞年军;郑太华;曹勇;王韵琴 刊期: 2013- 06
-
基于心胃相关理论阐释半夏泻心汤证病机
半夏泻心汤证的成因是心胃气机升降失常,即以胃气不足为先决条件,以汗、吐、下重虚中焦为诱因,以胃气不降、心火上炎为表现形式.因此该方证之病机为胃寒心热.......
作者:李明;丁艳亭;王新佩 刊期: 2013- 06
-
健脾化湿化瘀通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探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常反复发作,病情缠绵难愈.湿邪在RA发病中占据中心地位,内湿是基础,外湿可引动内湿,脾虚湿盛、湿瘀搏结是RA的主要病机特点.健脾化湿、化瘀通络应贯穿RA治疗全过程.......
作者:张晓军;刘健;万磊 刊期: 2013- 06
-
中医芳香疗法与西方芳香疗法渊源比较
对中医芳香疗法与西方芳香疗法的历史沿革、理论观点、施用方法、材料等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西方芳香疗法在理论思路、施用过程等多方面,均与中医芳香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中医芳香疗法具有很大研究前景.......
作者:姜君 刊期: 2013- 06
-
太少阴阳与三阴三阳思维模式比较
太少阴阳和三阴三阳模式是阴阳学说中两种主要的思维模式.对阴阳的分割,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就形成了两种阴阳模式.太少阴阳模式与四象模式或河图五行模式是等同的,用来描述事物阴阳变化的起始和终结的过程.三阴三阳模式受到了三才观的影响,除了对阴阳变化终始的描述以外,还增加了对阴阳中间状态的量变阶段的描述.......
作者:孙灵通;孙广仁 刊期: 2013- 06
-
古代文献中百会穴疗法概述
百会穴是临床常用穴,历代医家对百会穴的针刺疗法、艾灸疗法、狭义外治疗法有较多论述.历代文献中,百会穴针刺疗法以浅刺为主,泻法居多;除一般针刺以外还存在火针、刺血等疗法.艾灸多为三壮、七壮、五壮每次(或每日);一般为7次(或7日)每疗程;总灸量一般为七七壮;艾炷一般为小炷型;除直接灸以外还存在隔姜灸、温针灸等疗法.百会穴外治疗法有药物外治法、药物-艾灸外治法、药物-按摩外治法、药物-针刺外治法、药物......
作者:颜纯淳 刊期: 2013- 06
动态资讯
- 1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院校人文教育探讨
- 2 1 003例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 3 痰热清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42例
- 4 《金匮要略方论.杂疗方》急救法探析
- 5 顶空进样-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3年陈艾条燃烧产物中挥发性成分
- 6 清化汤为主治疗牙周病330例
- 7 丹皮酚通过miR-21介导的p38MAPK信号通路下调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释放
- 8 中药注射液抗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 9 己酮可可碱氯化钠注射液稳定性试验
- 10 RP-HPLC法测定正柴胡饮冲剂中芍药苷含量
- 11 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
- 12 清热凉血法治疗热郁血分型玫瑰糠疹89例
- 13 复方天麻首乌酒中天麻素的鉴别
- 14 《黄帝内经》泄泻之论的临床启示
- 15 胜红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临床研究
- 16 益气健脾通便方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Cajal间质细胞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 17 胡国俊运中培土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
-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2例临床研究
- 19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重度中毒31例
- 20 黄芪止嗽饮治疗小儿肺脾气虚型慢性咳嗽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