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按揉类手法对颈椎病患者关节活动度及等长肌力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按揉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按揉类手法治疗,对照组接受T-600全自动智能牵引仪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以颈椎多功能测试训练系统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关节活动度(前屈、后伸、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及等长肌力(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脱落4例,对照组脱落7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前屈、后伸、......

    作者:孔令忠;纪清 刊期: 2015- 01

  • 五运六气预测疫情研究进展

    五运六气是中国古代研究天时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生物影响的一门学问.其运用“天人相应”整体恒动观,将自然气候变化与生物生命现象紧密联系,研究气候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及防治的相关性,突出自然气候变化规律与人体生命活动节律的密切关系.由于这些特性,也为其预测疫情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作者:许燕;高雅婷;苗同艳;童佳兵;李泽庚 刊期: 2015- 01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除心脑血管疾病以外主要的死亡原因,同时也已成为我国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的病因之一[l].目前尚无西药能够治愈糖尿病肾病,血糖及起居饮食的合理控制是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基础治疗,但糖尿病肾病患者进入终末期肾脏病的百分率仍在逐步上升.而多项研究[2-3]证实,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夏磊;陈洪宇 刊期: 2015- 01

  • 诸方受治疗骨质疏松症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诸方受教授临床擅用温肾宣痹汤治疗骨质疏松症,认为骨质疏松症是由脾肾阳气虚衰,肝肾阴血不足,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筋骨失养而致,在治疗上以肾为本,重视脾胃,扶正与驱邪并重,强调温阳为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作者:毛国庆 刊期: 2015- 01

  • 张福忠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肠梗阻经验

    张福忠认为肠梗阻应重视病因辨证,肠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通里攻下是该病的治疗大法.其推崇多法联合施治,以“疏”“攻”“调”为主,分别治疗气滞型、气滞血瘀腑实型、气津两亏型3种证型肠梗阻.其擅长运用中药口服、中药灌肠和中药敷脐的“三联模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张琦;于庆生 刊期: 2015- 01

  • 陈力治疗痤疮经验

    陈力认为痤疮病机为阳有余阴不足,以“滋阴清热”为大法,治疗女性痤疮配合月经周期序贯疗法,并配合西药、外治疗法,强调患者应注重饮食和生活调摄.......

    作者:朱建龙 刊期: 2015- 01

  • 徐晓东辨治口疮经验

    徐晓东临床辨治口疮,先辨阴阳,辨清寒热虚实,次辨方证,治法上重视调理体质,强调给热邪以出路,临床以成方化裁治疗,常施用甘露饮、升降散、潜阳丸合泻黄散、甘草泻心汤等,组方多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尤善用附子,取其通行开闭以解“郁热”病机.......

    作者:李可藏 刊期: 2015- 01

  • 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根据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人才培养需要,中药鉴定学应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药、识药、辨药专业能力为目标,从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核与评价等方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为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提供保证.......

    作者:谢冬梅;姚强;刘守金;刘鹤龄;杨青山;周建理;张明生 刊期: 2015- 01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院校人文教育探讨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核心精神贯穿于中医药文化理念当中.加强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对于广大医学生道德取向和精诚济世行为准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医院校的人文教育中,应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在课堂内外及临床实践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作者:卜菲菲;王键;胡建鹏;杨硕鹏 刊期: 2015- 01

  • 汪机《营卫论》阴阳观探析

    新安医家汪机承袭易学中的阴阳思想,在其《营卫论》中通过阐述营卫阴阳气血的关系、营卫之说的具体内容以及人参黄芪益气养血的特点,体现其“以阳为本”的阴阳观.......

    作者:潘云;王键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