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从表虚伏邪探讨玉屏风散双向免疫调节机制

    免疫失调相关疾病常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特点,其发生、发展、转归与表虚伏邪密切相关.玉屏风散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低下的免疫力,抑制免疫亢进,对免疫失调性疾病疗效颇佳.益气固表、清除伏邪是玉屏风散发挥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

    作者:许璇璇;李玲孺;武彦伶;姚海强;孙冉冉;王琦 刊期: 2015- 02

  • 针刺对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组织GRP78和CRT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百会、大椎穴对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组织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protein78,GRP78)和钙网织蛋白(calreticulin,CRT)的影响,探讨针刺干预海洛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依赖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药物组,每组8只.按重复3次“染毒→戒断”的方法复制海洛因复吸大鼠模型.于实验第46天取各组大鼠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e......

    作者:张道芹;张阳;张荣军;蔡兴慧;侯晓蓉;董朝阳;宋小鸽 刊期: 2015- 02

  • 电针胃俞募穴对单纯性肥胖大鼠下丘脑和血清神经肽Y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胃俞募穴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脂代谢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SD雄性大鼠80只,随机选10只为空白组,采取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大鼠采用高脂饲料饲养.6周后,筛选40只单纯性肥胖大鼠,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脘组(电针中脘)、胃俞组(电针胃俞)、胃俞募穴组(电针中脘配胃俞),持续电针3周.计算Lee指数,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ri......

    作者:尹刚;申国明;王浩;方正清;许冠荪 刊期: 2015- 02

  • 圆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圆利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disc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圆利针针刺腰肌拮抗肌群(竖脊肌和腰大肌)疗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疗法,穴位选取肾俞、大肠俞、委中等.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orthopedicassociation,JOA)腰痛量表评定......

    作者:黄艾;孙婧 刊期: 2015- 02

  • 新安医案研究概述

    医案是医家临床诊治疾病的真实记载,其直接反映了各医家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与学术思想.地处江南一隅的新安地区(即今之安徽省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诸县及江西省婺源县),历代名医辈出,形成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新安医学[1],其医籍以医案宏富著称,学术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新安医案进行研究,从中挖掘新安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辨治特色.......

    作者:陈庆伟;刘兰林;张永跟;马占山;时潇;韦磬均 刊期: 2015- 02

  • 刘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虹膜睫状体炎经验

    刘健认为,脾虚是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虹膜睫状体炎的病理基础,痰、湿、瘀为其主要病因,并将其分为肝胆湿热证、肝脾不和证、脾虚湿盛证、肝肾不足证4个证型,临证注重顾护脾胃,善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益气健脾、淡渗利湿、活血通络之品.......

    作者:叶文芳;曹云祥;汪四海;王亚黎;阮丽萍 刊期: 2015- 02

  • 戴氏伤科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戴氏伤科技术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至今已历200多年.戴氏伤科在理论上注重内外并治,尤擅外治,治伤注重调理气血,重视补益肝肾,强调辨证论治,在诊断上注重触诊和摸诊,在治疗上形成一系列正骨理筋手法和小夹板技术,并创立一些祖传中药方剂.戴氏伤科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对安徽中医伤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张军;陈先进;戴俭华;彭俊宇 刊期: 2015- 02

  • 曹恩泽辨治肾病学术思想与新安医学传承

    曹恩泽出身于新安医学世家,其对新安固本培元学说、脾胃学说、活血化瘀通络法、“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进行继承与创新,创立了“清补法”“清降法”“化瘀通络法”等中医辨治肾病的独特疗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理论.......

    作者:吕勇;王亿平;金华;魏玲;王东;孔敏;曹恩泽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