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4期文章
  • 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多糖含量、人参皂苷Rb1和淫羊藿苷总含量、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选取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复方培元颗粒的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切实可行,可为复方培元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李宛蓉;桂双英;王举涛;王键 刊期: 2015- 04

  • 益母草碱油包油微乳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研究

    目的探讨益母草碱油包油微乳剂和益母草碱混悬剂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和组织靶向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血浆与组织中益母草碱浓度,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结果与混悬剂比较,益母草碱微乳剂在体内平均滞留时间提高了7h,其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50.684%;益母草碱微乳剂AUC(0→∞)在小鼠各组织的分布整体提高到混悬组的3.626~26.265倍;益母草碱微乳剂在心、肺和脑组织的靶向指标分......

    作者:丁启;张祥;孙亚楠;刘子荣;鲁传华 刊期: 2015- 04

  • 丹皮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囊泡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

    目的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囊泡对丹皮酚的包封作用及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为丹皮酚体内给药提供一种新的剂型,以期改善丹皮酚水溶性差、稳定性低等缺陷.方法采用改进的乙醇注入法,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60、胆固醇、PEG-SA为囊材,以丹皮酚为模型药物,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载药囊泡,通过包封率、粒径和电位的测定等优化出佳的工艺,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佳处方,研究表面活性剂囊泡在模拟体液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面......

    作者:何瑞曦;黄天擎;陈伟;黄亚萍;陈卫东 刊期: 2015- 04

  • 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炮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苍耳子浸膏得率、5种酚酸类成分及总酚酸的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的佳水提取工艺.结果所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浸泡30min,提取3次,每次90min.其中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选用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可靠,为进一步提取苍耳子中酚酸类成分提供实验参考.......

    作者:李钰馨;韩燕全;洪燕;邓龙飞;汪永忠;高家荣;夏伦祝 刊期: 2015- 04

  • 《黄帝内经》癃闭辨治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

    作者:雍妙俊;严季澜;李柳骥 刊期: 2015- 04

  • “风能胜湿”理论在肾性水肿中的运用

    水肿以肺、脾、肾、三焦为主要病变脏腑,以湿为病理关键,湿胜水邪泛滥则为肿.“风能胜湿”理论源于《黄帝内经》,依据五行理论.风者,五行属木,湿者五行属土,木能克土,故风能胜湿.肾性水肿多缠绵不愈,临证时配合风药治疗,旨在开通玄府,宣通气液,祛除瘀滞,通过配合健脾益肾、益气活血等治法,加用风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侯海晶;王永生;卢富华 刊期: 2015- 04

  • 《金匮要略》“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辨析

    “面目乍赤、乍黑、乍白”出自《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篇,为狐惑病证候表现之一.后世医家对面目证候的病机论述多推崇赵以德之论而作“虫蚀”解.现行《金匮要略》教材将该句释义为面部和眼睛的颜色一会儿变红,一会儿变白,一会儿变黑.通过对“面目”“乍”“蚀”字的剖析及对狐惑病病因的探讨,发现该病与虫蚀无关,而是与脾胃湿热气虚而化火相关,并应将原句释义更正为“面部的颜色有的红,有的白,有的黑”.......

    作者:金铭;张国骏 刊期: 2015- 04

  • 中医古籍未知药物考证举隅

    利用文献学方法,对黄环、野狼跋子、青琅玕、金牙等四种古籍中出现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药物进行考证,推测黄环即紫藤;野狼跋子是紫藤子仁;青琅玕古书看法不统一,先秦古籍多认为是玉石类,本草书籍则认为是珊瑚;金牙可能为阳石的一种.......

    作者:石雨 刊期: 2015- 04

  • 基于小肠分清泌浊功能探讨糖尿病病机

    现代研究表明,小肠生理与病理可影响糖尿病进程.中医学认为,小肠具有分清泌浊的功能.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关键.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清到浊、由浊致毒、毒损脉络的渐进过程.......

    作者:苏齐;曾艺鹏;冯新格 刊期: 2015- 04

  • 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及微波透药治疗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9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针刺及微波透药治疗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宫颈癌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患者共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中药内服(补肾益气通利方加减)、针刺(取三阴交、足三里、关元、气海、中极等穴位)联合微波透药的综合方法,治疗前和1个疗程(7d)后分别观察膀胱残余尿量、中医症状积分,并观察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1个疗程后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P<0.05),临床症......

    作者:梁慧;王云启;王乐行;李晓萍 刊期: 2015-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