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5年第5期文章
  • 安徽省太湖县药用蕨类资源调查

    目的探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药用蕨类植物的生态分布特征与资源利用状况.方法通过设计样线调查、样地样方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记录蕨类植物分布的全球定位系统位点及生态环境,采集蕨类植物标本,对其区系类型进行分析.结果太湖县蕨类植物有61种,隶属23科,36属,集中分布于海拔400~1100m区域,具有明显热带性质和丰富的温带成分.结论安徽省太湖县野生蕨类植物分布于山区,资源较为丰富,值得合理利用.......

    作者:张虹;刘毅;王琼;李慧慧;徐静兰;柏芝兰;刘守金 刊期: 2015- 05

  •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单因素研究为基础,以总黄酮提取量为响应值,以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马兰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马兰总黄酮的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40%,液料比为16.5:1,提取时间为2h,提取次数3次,在该条件下,马兰总黄酮提取量预测值为162.538mg,实际验证值为156.867mg,并得出各因素对马兰总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液料......

    作者:王诤;王国凯;刘劲松;蔡百祥;高卫娜;王刚 刊期: 2015- 05

  • 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初探

    目的探索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积累量与根的粗细、根的组织结构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牡丹皮质量及牡丹皮药材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安徽省亳州栽培5年生凤丹根系,将根系中的根依据粗细、长度及部位分别进行划分.同时收集市场常见不同规格的牡丹皮商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各样品中芍药苷和丹皮酚含量.结果在不同等级中,四等牡丹皮中芍药苷含量高,一等牡丹皮中丹皮酚含量高;芍药苷含量在主根中少,在......

    作者:张雨凤;王军;方成武;李静;吴计划 刊期: 2015- 05

  • 《伤寒论》烦躁症治探析

    烦躁是指心中烦扰不安或兼见手足躁动不宁的症状,在《伤寒论》中多次出现.其多因本经病发寒热、误治、自身体质较弱及感邪所致.在治疗方面,张仲景多以虚实分治,实证应辨其病因病机,虚证还应分辨脏腑.对烦躁病因、病机、辨证及遣方用药进行探析,可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传变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徐炎;储全根 刊期: 2015- 05

  • 通治方、专方及主方内涵探析

    通治方、专方及主方是中医学的常用术语,但目前学界对其界定不清.根据历代医籍中有关通治方、专方、主方的内容记载,结合现代各种认识,认为通治方是一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方,专方是专门针对某一疾病的治方,主方是针对某病的主证(基础或主导病机)的治方.厘清通治方、专方、主方的概念内涵,对于认识中医辨证(病)论治及方药运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庆夷;谢鸣 刊期: 2015- 05

  • 颤证源流考

    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颤证病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唐宋以前,有关颤证症状、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各医家著作之中,并未归纳为一种疾病.唐宋时期,治疗颤证的方药较为丰富,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医家对颤证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形成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作者:姜德友;李文昊 刊期: 2015- 05

  • 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作用及其对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外科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疗法,疗程7d.治疗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及血浆生长抑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拔除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均明显缩短(P......

    作者:黄龙;于庆生;潘晋方;帅剑锋;梁久银;张琦;刘举达;王振;周富海 刊期: 2015- 05

  • 贺氏火针温通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贺氏火针温通法对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肱骨外上髁炎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每日毫针刺肘髎、曲池、手三里、合谷穴,治疗组加用贺氏火针隔日点刺阿是穴,两组均连续治疗10d.以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ale,VAS)、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表(mayoelb......

    作者:薛立文;王云峰 刊期: 2015- 05

  • 悬灸得气治疗肿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悬灸得气与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为临床辨敏施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肿胀型)患者60例,依据在悬灸过程中患侧内、外膝眼穴有无得气现象(热感透至膝关节腔内)为标准,将患者分为得气组34例和非得气组26例,每日悬灸1次,每次悬灸时间为40min,共治疗30d.分别于治疗结束后即刻与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即刻和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关节周径和临床症状......

    作者:夏七新;谢丁一 刊期: 2015- 05

  • 蔡圣朝运用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经验

    蔡圣朝认为,中风后失语以肾虚为本,由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阻滞,经筋失养而致,临床应从肾论治本病,常采用头针疗法、舌针疗法,并选取涌泉为固定穴位,再辨经取穴,用解语膏敷贴穴位,以达到调节脏腑功能、调整阴阳、运行气血之功.......

    作者:费爱华;徐斌 刊期: 201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