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脑络欣通对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reperfusion,MCAO-R)模型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MCAO-R大鼠模型,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分别采用神经功能评分和TTC染色鉴定模型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缺血面积,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CA2、CA3、齿状......
作者:韩义皇;王键 刊期: 2017- 06
-
加减薯蓣丸抑制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对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的神经保护研究
目的检测慢性脑灌注不足大鼠海马组织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水平的变化,探讨加减薯蓣丸对海马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改良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复制慢性脑灌注不足模型,应用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应用Westernblot法检测海马区AMPK及p-AMPK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
作者:陈延;谭子虎;刘进进;刘茜;祝媛明;杨琼 刊期: 2017- 06
-
辨证运用骨蚀宁Ⅰ号、Ⅱ号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蚀宁Ⅰ号、Ⅱ号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只家兔,随机抽取6只作为正常组,其余54只用于复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只.三酰甘油大于1.00mmol/L判为血瘀证.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健骨生丸,治疗组辨证给予骨蚀宁Ⅰ号、Ⅱ号(血瘀证用Ⅰ号,肾虚证用Ⅱ号).于模型复制后4周、8周......
作者:朱磊;周正新;刘安平;陈朝晖;周导;李文华;张长春;李亮;康金平 刊期: 2017- 06
-
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肠愈灌肠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4只SPF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愈灌肠方组.使用2,4,6-三硝基苯磺酸结肠灌注法复制UC大鼠模型,在实验第12天观察各组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activityindex,DAD;实验结束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作者:李明;姚玲 刊期: 2017- 06
-
3种从肝治胆方对胆石症模型豚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观察疏肝理气法、养肝柔肝法和清肝利湿法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将75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疏肝组、养肝组和清肝组,采用喂食高脂致石性饲料和少量蔬菜的方法复制胆石症模型,疏肝组灌服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养肝组灌服一贯煎颗粒,清肝组灌服龙胆泻肝颗粒,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生理盐水.8周后检测各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率,结石主要成分,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
作者:刘名扬;于庆生;梁久银;潘晋方;沈毅;张琦;刘举达;王振;黄龙;周富海;俞健 刊期: 2017- 06
-
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目的制备不同粒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优化处方工艺制备不同粒径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并对其外观、粒径、电位、自乳化时间、载药量以及稳定性等进行考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的质量评价方法.结果4种不同处方的灵芝孢子油自微乳粒径分别为(27.3±1.2)、(91.1±2.5)、(142.8±2.1)、(202.6±3.4)nm,相应的电位分别为(-12.1±......
作者:金栋;胡容峰;周安;王斌;桂贇;郑晓倩;聂湘江;孙玉莲 刊期: 2017- 06
-
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4种成分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明姜不同炮制品对苓甘五味姜辛汤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生姜、干姜、炮姜配伍成苓甘五味(生)姜辛汤、苓甘五味(干)姜辛汤、苓甘五味(炮)姜辛汤各10批,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分析.色谱条件:AcquityBEHC18(2.1mm×100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80nm.结果姜不同炮制品组成......
作者:冉姗;孙方方;宋燕;潘凌宇;洪燕;韩燕全 刊期: 2017- 06
-
《医门棒喝(初集)》医易思想探讨
《医门棒喝(初集)》体现了清代医家章楠的医易思想,主要表现在“医易同出阴阳太极之源”和“《易经》论治世,医经论治身,应重其理而非其辞”两个方面.章楠在书中创造性地以十二辟卦解释了风寒暑湿燥火,以河洛数理论述了“土为太极之廓”的重土思想,并以“易与医皆为中和之道”反驳张景岳“阳少阴多,扶阳抑阴”的观点.......
作者:丁立维;刘珊;熊益亮;张其成 刊期: 2017- 06
-
从“形神合一”论治体外受精合并精神心理问题
不孕症是当今世界性医学难题,归属于中医学“断绪”“全不产”等范畴,体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为不孕患者带来生育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精神压力.负性精神心理因素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及免疫机制影响妊娠结局,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精神类药物对妊娠结局及子代身心发育的不良影响,使得现代医学在药物治疗IVF合并精神心理问题上明显受限,目前仍将心理治疗置于首位.中医学重......
作者:赵小萱;陈璐;姜月蓬;冯晓玲 刊期: 2017- 06
-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中医认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脉痹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血液凝涩,脉道不通,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不仁,或见冷、热、燥、湿及水肿,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法包括针刺、汤液及药酒治疗,其预后与正邪盛衰有关.脱疽病因病机为寒冷刺激、房事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情志不遂或外伤,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节失养,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发凉、苍白、疼痛、坏死脱落,早期采用中......
作者:孙旭;张立民 刊期: 2017- 06
动态资讯
- 1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 断肢(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应对方式相关性研究
- 3 益肤乳膏剂制备工艺研究
- 4 复方益母草冲剂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130例
- 5 新藤黄酸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凋亡的作用
- 6 从湿热论治慢性肾炎蛋白尿探析
- 7 中药经皮给药治疗疼痛临床研究
- 8 小骨窗切除椎管内肿瘤体会
- 9 超声定位下针刀治疗髌腱腱病的初步研究
- 10 不同手法推拿天河水穴对外感患儿的即时退热效果比较
- 11 基于德尔菲法的穴位敷贴干预小儿哮喘常用穴位及药物研究
- 12 针刀结合艾条压灸治疗颈性眩晕临床观察
- 13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多中心临床分析
- 14 升降散组方配伍及功用分析
- 15 黄芩苷对高糖环境下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16 何首乌等对脂肪肝模型大血液指标的影响
- 17 吴鞠通对《伤寒论》含有栀子方剂的继承与拓展应用
- 18 偏头痛与颈源性头痛临床特点分析及头痛方的疗效观察
- 19 中医诊治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 20 单兆伟教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