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胃黏膜保护
徐升;刘友章;王昌俊
关键词:胃黏膜保护, 基质金属蛋白酶, 胃黏膜微循环
摘要:胃黏膜为了免受与之接触有害物质的侵蚀,具有自身保护的功能.这种黏膜防御的机制比较复杂,有多种因素参与.1991年Tarnawski[1]率先提出溃疡愈合质量(quality of ulcer healing,QUH)的概念,提出溃疡的愈合不仅需要修复和再生的黏膜上皮组织,使之具有完整的黏膜防御能力,还需要黏膜下组织结构的修复、重建和功能的恢复.胃黏膜保护是胃黏膜的生理功能,1996年Wallace较全面地阐述了胃黏膜的保护机制,他把保护机制分为5个层次:第一层即胃黏膜上皮表面具有防御功能的物质,包括黏液、碳酸氢盐、表面活性磷脂、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A)和抗菌物质(乳铁蛋白等),该层物质都由胃黏膜分泌;第二层指胃黏膜上皮层的屏障功能,包括上皮细胞紧密排列,细胞间连接为紧密连接,上皮受损后,附近上皮能快速变扁,向损伤部位迁移,覆盖基膜,从而防止损伤进一步扩大(该过程也称之为整复或重建);第三层是黏膜的微循环;第四层是黏膜的免疫系统;第五层是黏膜损伤后的修复过程[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