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大孔树脂纯化马兰总三萜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马兰总三萜的工艺.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作为效果评定指标,筛选出对马兰中总三萜纯化效果好的大孔树脂,并对上样量、上样液浓度、洗脱速率、洗脱乙醇浓度及用量参数进行考察,筛选出佳工艺条件.结果HPD-500的吸附量为0.4955mg/mL,解吸率为30.47%,效果佳;佳上样液浓度:0.02g/mL;流速:2mL/min;洗脱剂:70%乙醇;洗脱体积:2倍柱体积.......
作者:金文芳;李波;吕绒昌;邵杰;王诤;郁阳;孙云鹏;王刚;王国凯 刊期: 2017- 05
-
正交设计优化四味黄连洗剂提取工艺
目的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四味黄连洗剂的佳提取工艺.方法对四味黄连洗剂采用醇提取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对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乙醇倍数4个单因素进行试验,以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大黄素含量及干膏得率为指标,利用综合评分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优选出佳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四味黄连洗剂佳醇提工艺为处方量药材加12倍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Sh.结论试验得到的佳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可应......
作者:孙云鹏;汪琛媛;王国凯;金文芳;吕绒昌;郁阳;汪永悦 刊期: 2017- 05
-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覆盆子中总三萜含量
目的建立覆盆子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体系,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在480nm处测定覆盆子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齐墩果酸在0.07960~0.3980mg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117x+0.005380(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2%(RSD=1.92%,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
作者:郭宣宣;邱晓霞;张玲;曹富;岳婧怡;董志雨 刊期: 2017- 05
-
不同发汗条件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不同发汗条件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含量的影响,筛选丹参的发汗条件.方法以发汗堆积量(A)、发汗环境温度(B)、发汗时间(C)3个条件因素水平,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同一批次丹参鲜品进行发汗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的发汗条件因素对发汗丹参中丹参酮类的含量有显著影响,不同发汗条件因素对丹参酮类的影响依次为发汗环境温度(B)......
作者:于凡;邱镇;李国转;陈卫东;彭代银;俞年军;史顺敏 刊期: 2017- 05
-
不同加工工艺对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含量的影响.方法样品用50%甲醇溶液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同一色谱条件(色谱柱为ShimadzuVP-ODS,250mm×4.6mm,5u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柱温:30℃)下对亳菊3种成分同时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干燥条件下各成分的含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亳菊中3种有效成分......
作者:李卫文;王爱听;张启岭;董玲 刊期: 2017- 05
-
《黄帝内经太素》设方探析
《黄帝内经太素·设方》乃杨上善对《黄帝内经》论治理论的专题阐发:时代与地域不闫,病治有异;注重内外合察,用针必知形气在;五脏所伤,治有不同,移易精神,调理脏气;标本不得,邪气不服,针刺须知虚实补泻.其设方理论对临床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钱会南 刊期: 2017- 05
-
《太平圣惠方》鼻疗法精粹
《太平圣惠方》是北宋王怀隐等人所编纂的大型方剂学著作.其中所载有关鼻腔外治法的条文达70余条,详细载录了鼻疗法适应证,如五官疾病中的鼻炎、目赤肿痛、牙疼、耳聋,儿科疾病中的疳积、小儿惊风,急救等.另外,书中对鼻疗法所用的药物、用量、施术工具、制作及使用方法进行汇总,对现代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郭森;张铸奇;李昳薇;张永臣 刊期: 2017- 05
-
休息痢源流考析
休息痢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难治病.现代医学的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属于休息痢范畴.休息痢理论形成于隋唐时期,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宋金元时期对休息痢的病因病机及论治认识更加深入;明代休息痢理论渐趋成熟,理法方药较完备,尤其是《症因脉治》中关于休息痢的论述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清代及民国时期医家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积累了更丰富的经验.......
作者:王丽丹;吕冠华;王洪杰 刊期: 2017- 05
-
“五味”理论源流考
中药“五味”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起源于远古至西周时期,春秋至西汉时期产生了“五味”理论及其配属、功效,东汉时期将“五味”理论应用于中医药领域,隋唐时期五味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宋金元时期“五味”理论被系统构建,并有效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史伟;孙东雪 刊期: 2017- 05
-
针药结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官腔粘连分解术后再粘连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疗法预防官腔粘连分解(transcervicalresectionofadhesion,TCRA)术后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补肾化瘀方和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官腔镜下观察宫腔粘连程度的改善情况以及超声监测子宫内膜厚度变......
作者:刘桂香;熊娟;俞瑞琥 刊期: 2017- 05
动态资讯
- 1 《太平圣惠方》鼻疗法精粹
- 2 气郁质个性特征研究
- 3 滴鼻灵配合等离子治疗肥厚性鼻炎42例
- 4 平喘宁对哮喘大鼠肺组织MEK1、MEK2、Ras mRNA表达的影响
- 5 电针治疗严重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
- 6 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同时测定肝乐颗粒中黄芪甲苷和芍药苷的含量
-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颈骨折45例
- 8 茵陈的药理作用及其主要化学成分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 9 锦灯笼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抗菌作用研究
- 10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安徽罗汉尖老茶中咖啡因含量
- 11 5种常用中药注射剂对人正常肝细胞L-02的影响
- 12 HPLC法测定氯霉素搽剂中氯霉素的含量
- 13 薄层扫描法测定伊痛舒口服液中阿魏酸的含量
- 14 黄蒲通窍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行为学表现及海马CA1区病理变化的影响
- 15 黄杨宁注射液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
- 16 针刺心经、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下丘脑基因表达
- 17 广西地区首发原发性肝癌患者体质状况调查
- 18 针刺对睡眠剥夺受试者面部红外热成像的影响
- 19 几种常见肺系疾病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第十次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 电针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血流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