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刊物,81年创刊。以提高为主,注重实用,立足安徽,面向全国。主要反映最新的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成果与经验。辟有理论研究、中医基本概念论析、安徽近代名老中医学术精华、新安医学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方药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教学研究、综述等栏目。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等。可供广大中医药人员、中西医结合工作者、中医院校师生及自学深造中医者参阅。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安徽中医药大学

出版部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2095-724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4-1324/R

邮发代号: 26-23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安徽

出版地区 安徽

订购价格 160.00

杂志荣誉 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
  • 国际刊号:2095-7246
  • 国内刊号:34-1324/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和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04)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2017年第5期文章
  • 挑刺龈交穴治疗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龈交穴挑刺治疗Ⅰ、Ⅱ期内痔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门诊Ⅰ、Ⅱ期内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挑刺组40例,挑刺龈交穴;对照组40例,予以太宁栓纳肛.治疗3d后、治疗7d后,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包括便血及痔核黏膜情况;比较两组血小板(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活化......

    作者:卢灿省;石健;张鑫龙;武岳;李晓博 刊期: 2017- 05

  • 电针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电针围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isualanaloguescore,VAS)评分、水肿程度的变化,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VAS评分、水肿程......

    作者:黄乃好;徐基民;杨帆;李瞾;汪洋;史晓丽 刊期: 2017- 05

  • 火针治疗中枢性面瘫54例

    目的观察运用火针治疗中枢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108例中枢性面瘫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普通针刺疗法)和治疗组(火针疗法),每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修订的面神经功能量表(modifiedhouse-brackmann,MHBN)和面部残疾指数(facedisabilityindex,FDI)评价面部神经功能.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

    作者:谢水平;刘悦;王晓春 刊期: 2017- 05

  • 胡国俊治疗肺癌经验

    全国名老中医胡国俊业医50余载,在肺癌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认为肺癌多以正虚为主、兼有邪实,既有肺局部病变,又有全身病变;各种药物治疗易损伤脾胃功能.胡国俊提出培元固本、扶正祛邪,整体调协、辨证论治、顾护脾胃、激活生机的治疗理念,临床用药多从扶助正气、调理脏腑、调和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入手,并重视精神调摄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查镜雨 刊期: 2017- 05

  • 周仲瑛癌毒学说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运用

    恶性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国医大师周仲瑛的癌毒学说在该病的治疗中得到很好的阐释与应用.根据周仲瑛癌毒学说,分阶段治疗恶性淋巴瘤,以五脏虚损为本,痰浊瘀热癌毒互结为标,扶正解毒,化痰祛瘀清热,扶正固本,解毒抗癌,疗效显著.......

    作者:倪海雯;朱垚;郭立中 刊期: 2017- 05

  • 中医药院校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分子生物学是中医药院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从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改进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和建立实验室开放制度等诸多方面着手,探索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作者:朱国旗;王训翠 刊期: 2017- 05